醫生拆解迷思|適齡時及早預防輪狀病毒 減少BB痾嘔

2022-05-13


疫情期間爸媽最掛心小朋友的健康,而在秋冬季節有種病毒更應提高警覺,那就是輪狀病毒!它是引致BB屙嘔發燒的主要元兇之一,「殺傷力」可以很大,而且沒有抗病毒藥物,只能靠預防來減低感染機會。相信爸媽對輪狀病毒仍有很多疑問,現在由港怡醫院兒科專科醫生沈澤安為大家拆解常見迷思!

迷思1:輪狀病毒不需家長關注?

沈醫生:輪狀病毒傳染性極高,主要透過進食或飲用受污染的食物或水,或接觸沾有病毒的糞便或物件而傳播。雖然任何年紀都有機會中招,但5歲以下的幼兒抵抗力較弱,加上他們喜歡周圍玩、四處摸,然後把手放入口,令病毒有機可乘,因此成為「高危一族」。尤其上幼稚園或遊戲班,幼兒之間接觸頻繁,增加病毒爆發的風險。

迷思2:感染後嘔清、痾清便痊癒?

沈醫生:輪狀病毒可以引致腹瀉、嘔吐及發燒等問題,症狀輕微者數天可自行痊癒。有爸媽以為嘔清、痾清便會沒事,但BB身體儲備的水分較少,如果嚴重及持續嘔吐和腹瀉,又無法補充足夠水分,可能導致脫水,更有機會出現低血糖、電解質失調甚至休克,嚴重可有生命危險。

▲港怡醫院兒科專科醫生沈澤安

迷思3:輪狀病毒有藥可醫?

沈醫生:現時沒有醫治輪狀病毒的特效藥物,感染後只能採用支援療法來紓緩症狀,讓BB自行康復。爸媽若發現小朋友有脫水跡象,例如小便次數大減和嘴唇及舌頭乾涸等,須立即送院求診,由醫生處方止嘔、止痾的藥物,並及時為BB補充流失的水分和電解質,避免脫水情況加劇。

迷思4:做好衞生可百分百防範?

沈醫生:由於輪狀病毒主要透過口糞途徑傳播,保持家居環境衞生當然重要。除了仔細清潔BB用品,爸媽清理BB嘔吐物或糞便後,也應徹底洗手。然而,病毒總是防不勝防,BB外出也可能接觸受污染物件。要預防輪狀病毒,最好從增強抵抗力入手,並根據醫生的建議接種口服疫苗。

迷思5:感染一次就會終生免疫?

沈醫生:輪狀病毒並不是感染一次就會免疫,但再感染時病情會較輕微。而疫苗的作用正是「模擬」病毒感染,刺激身體在發病前產生抗體。由於母嬰健康院並未提供輪狀病毒疫苗,爸媽可以根據醫生的建議考慮自費前往私家診所接種,讓BB有多一重健康保障,減低病發機會。

迷思6:任何時候都可接種疫苗?

沈醫生:輪狀病毒疫苗為口服疫苗,BB不用打針,市面上分別有兩種輪狀疫苗選擇。要注意,按時接種才能發揮較佳的保護效果。請諮詢醫生關於疫苗的接種期限。如果有出國計劃,更應預早安排,以免錯過預防黃金期。此外,輪狀病毒疫苗亦可與「香港兒童免疫接種計劃」內的某些疫苗同時接種。有疑問記得諮詢醫生意見,爸媽就可以更放心!

本健康專題由MSD全力支持

HK-ROT-00152 MAY/2022

熱門文章

兒童鼻敏徵狀或致嚴重健康問題?專家: 一招及早處理避免惡化!
03-12
食物中毒|50歲男子用 隔夜飯 炒飯險喪命 器官衰竭入ICU 醫生:6類食物不宜隔夜食
03-26
兒童化痰 |日咳夜咳幾星期呼吸道積滿痰液 中醫教3招排痰方法|中醫爸B
06-02
珍惜生命|愉景灣43歲菲傭割腕自縊 當場證實死亡
04-17
珍惜生命│秀茂坪23歲青年墮坡 昏迷送院亡 早前因失聯家人報警求助
04-18

腸病毒 | 手足口病 高峰期將至 預防要知6件事
2025-04-15
胃癌 難測 港大研類器官生物庫技術模擬癌變進程 未來有助篩查高危者
2025-04-14
肚痛 | 肚皮畫成九宮格 初步判斷問題根源
2025-04-14
鼻敏感只可以食藥?嚴重會影響睡眠質素 醫生拆解對付鼻敏感5大方法︳親子健康
2025-04-14
遊日注意 | 日本「 百日咳 」確診病例創7年新高 已有嬰兒死亡案例 專家:傳染力是流感10倍
2025-04-11
食得樂 輕嚥料理 讓吞嚥困難者 重拾與家人同桌共膳的暖意
2025-04-11
查看更多   ▸